查看原文
其他

大病要康复,关键是养心 - 兼谈性理疗病

岐伯有道 2020-09-18

在临床工作中,董老师常说,大病要康复,关键是养心。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和则五脏六腑皆和。


从中医来看,五脏各对应于一个季节,每个时节都需要养不同的脏器。因此,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入夏之后,天气渐趋炎热。夏气通于心,故夏季养心,最当其时。


1



夏、心与火、水


心者,火脏。心之为字,类似于“火”字倒过来。心藏君火,火性炎上,人之聪明思悟皆因君火向上而生。但君火上炎,肾水下潜,则成火水未济之象。故善养生者,要养心火向下,以温煦肾水,以成水火既济之卦,则肾水不寒而心火不浮。古贤制字之妙,概在于此吧。再者,水之为字,亦坎卦之象,其中自有妙义。


夏天炎热,热则心火浮,火愈浮则水愈沉;再者,心火妄动,易扰相火,导致精宫飘摇。因此,夏天不但要安心,亦需调肾。调肾,使肾水上承,既可以凉润心火,又能使心火不至于过度上浮;安心,使心静,则君火畅和,相火自然稳固。



2



动作饮食可以养心



夏日由心所主。与心气相通,心要工作,就必然会累,因此炎夏要重视养心。除了汤药、针灸以及推拿、食疗之外,亦可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以刺激心经,达到养心之效。


一则双手指交叉翻掌外撑,两小鱼际根部使劲;

二则双上肢在体侧外开45度,然后以小指为轴努力外翻手掌;

三则双手握紧单杠,利用体重悬垂数十秒钟。以上动作皆自然呼吸。


再者,心主血脉,心若过度劳累,就容易出现各种心血管疾病。心其色为红,自然的红色食物有养心之效,如西红柿、红葡萄酒、乌梅、胡萝卜等;心通于火,午时火最旺,要小睡片刻;心在液为汗,炎热则当汗出,能解心之热。



3



静以养心,俭以养德



养心能平衡五脏六腑,而神有所主;养德可培育一身正气,而侈不能移。静者,心之所共,静则神归,神归而气血得和,正不受邪之所侵犯;俭者,德之所宗,俭则寡欲,寡欲则谨身节用,形不被物之所役使。总之,险躁则心扰,嗜欲而德败。故治病之要,在内求自心、将养善德。


《内经》主张“恬淡虚无”,老子讲“无为”。


养生,关键是养心,就当从“恬淡”和“无为”上下功夫。但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纷嚷嚷的世界,怎么可能隐居名山古刹,只伴佛火蒲团度过此生。故说,真正的养生,是不期无为而自无为,不期恬淡而自恬淡,虽终日忙忙碌碌,但心神安谧,日接绚斓,却淡泊自如。


心和则五脏六腑皆和调,精神健旺,不但不易生病,且能延年益寿。淡泊名利、心胸豁达、与人为善、笑口常开、无忧无虑的人,往往阴阳平衡,气血畅通,何病之有。而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悲悲戚戚、怨恨烦恼之人,其脏腑不和,百病自生。故说,养生首在养心,使心理平调,则百岁可期。心神健旺,则五脏六腑皆得安和。



4



静坐或站桩是养心的法门



静能养心,故要学会静心。患病的人最忌烦躁,越是烦躁,其心越是不安,心越不安,其脏腑越不和,其病亦越不容易康复。佛家讲,要保持灵台清静;道家讲,静能生定;儒家讲,静能生慧;医家也讲,静者寿,躁者夭。静心,不只是静坐,还包括对世事恬淡自安的态度。


中年之后正气渐亏,此时要开始重视养生,最好能做到素食、独宿、默坐。素食有利于脾胃运化升清,则肠中之气不浊,且素食者往往精神健旺,不易生病;独宿意味着减少房室,从而可以将养肾精,肾精充足则先天之本不伤;默坐可养心,心神以静为养,以动为泄,久久静坐则心神内敛,五脏六腑皆得安和平衡。


董老师强调,病人最好坚持静坐或站桩,这是身心皆静的最好法门。关键不在坐,或站,而在静,要身静、心静、神静。因为静则生阴,静则生慧,静则阳藏。这是阳气的归根,是真正的调和阴阳之道。


当有大病患者问董老师,如何才能快点康复时,董老师回答:求医有效,可以缓解一下症状,但医疗的作用非常有限,因医疗改变不了病人的心。心既是致病之源,亦是治病之本。安心才是大病康复的关键。放下心事,尽量快乐,行善助人等法,都可实施。另外,我推荐每位患者,要坚持静坐或站桩,其疗效之大,不可思议。 



5



心境决定着健康



充满怨恨恼怒烦的心境,必会影响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充满快乐、善良、慈悲的心境,则能让脏腑和谐,气血和畅,其健康必然有保证。久病难愈,与其苛求良医,何如自安己心。医疗往往只能缓解一时的病痛,若想真正康复,关键还在于养心。否则,越求医,越失望。


心为健康的主宰,要想健康,先需养心。虽然人生中诸事纷纭,但我们的内心要保持淡然,则事情不能伤害我们的心。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让外来的人、事、物干扰我们平静的心。心若不妄动,则气血通畅,脏腑和调,自然不病。若因此而心中生起怨恨恼怒烦等不良情绪,受伤的最终是自己。


养心要怡情。不因物喜,不由己悲,无七情过激之伤。不仅要去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心理,亦需忌胜负心。胜也罢,负也罢,淡然处之即是。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极好,总考第一,若某次考试得第二就心中郁闷,现在想想多么可笑。有人下棋,只能赢,不能输,输就气急。前贤说: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只求半天之乐,何必执着输赢。



6



心者生之本,神之居



中医重视人身三宝,曰精气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精存则生,精失则死。肾主精,肺主气,心主神。肾精充足为养生之本;精足而肺气亦足;气足则心神得养,故精为本。“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神妄动,上则耗气,下则耗精,为祸最烈。


故养生不但在宝精,更需养心神。心主神,恬静少言则神收,闭目息虑则神藏。神足而君火自明,五脏六腑因而和畅。


百病之生,或扰于脏腑气血,或晦其神明君火,世人皆知药饵调其血气,却不识养心复其神明。诸位大病、重病或久病患者于服药打针之余,尤需重视养心,若心神不宁,则正气难复。故曰:养心实为康复第一捷法。


若心神不定,一方面会出现心神本身的病变,如自闭症、癫痫、失眠、焦虑、疲劳综合征等,亦可出现脏腑的诸多病症,如当前常见的各种慢性病变多与此相关。因此说,治病当以调治心神为主。且养心亦足可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在病家在医者,都需要先治心神,此为治病之根本。


人之所贵,在于能控制自己的心神,不为诸多诱惑所动,使之向善向道。若心神被形骸所役使而色欲炽盛,或意识被名利所牵缠而神魂颠倒,则人的正气必将日损。心神不正则脏腑必受其累,且正损而邪进。故所谓养生,首在养心,将养自己心神中的一团正气。如此则五脏六腑气血平衡,自然形体可保而健康不损。


不管是大病重病,还是小病轻病,都需养心,董老师反复强调:疾病治本之道即在于养心,或读经典,或行善事,或静坐,都有益于心神。针灸亦可调心养神。心神健旺,则正气存内,邪气不能干扰。



7



临床案例



一13岁女孩,因担忧睡着了会醒不来而导致不敢睡觉,渐至失眠。诊其脉,左寸沉软。心主神,若心神不足则见此“杞人忧天”之症。治当养心安神。针百会、印堂,此二穴我常合用以安神,对于各种精神症状效果不错;腹针引气归来配左商曲、左气旁以镇静宁心。另外,此症亦可取神门、内关、耳心、耳神门诸穴。


有的美眉额头见痘痘,按面部全息理论,额头对应于心。一般来说,肝气郁结或思虑过度的人往往容易心火偏旺,火旺则浮,郁于额头,表现为痘痘。需清心火,疏肝木,汤药或针刺都有效。平时当注意养心,少思虑,省麻烦,勿动气,安心神。平时可吃些养心敛火类食物,如黑豆、赤小豆、黑芝麻、大枣、茯苓等。


定志小丸治忧愁不开心,健忘、眩晕(晨轻夜重)、失眠。与聪明散相比,去龙龟加苓参,是去潜阳而加四君,脾经有支脉入心中,此补脾以养心。后人变化其方:远志75、益智仁12、菖蒲12,研细末,每次3克,米酒冲服,日三次,连服百日。治心烦、失眠、烦躁不安,或睡眠太多,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健忘等。


结语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神志,且心在志为喜。欢喜为正面情绪,能使心气舒畅,使精神振奋,故喜能养心。董老师认为,如果能使自己每时每刻都能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喜悦的心境之中,如此即是养心。见人喜,见物亦喜;不因物而悲,亦不因人而悲,保持自己心中的喜悦,正所谓乐在其中,亦养生健康之道。


养生的目的是为了长寿,而长寿需要身心兼顾,勿使身累心,亦勿使心累身。身心和谐,既可得百年之寿命,又能健康无病。心主神志,因此,养心比养身重要。善于养心,可使人之七情六欲不能内侵脏腑,辅以正确地养身,从而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和调,而健康可期。


注:此文为我的学生彭嘉琪整理,有所删改,愿与读者分享。再次强调:养心即是养生,心和是健康的第一法门。


延伸阅读:不治之症的治疗方法——性理疗病


生病了,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去看医生。但是,医生真的能治得好我们的疾病吗?事实证明还有很多疾病是医学解决不了的。


如果得了重病怪病,医生已经治不了,怎么办。是放弃生命,还是努力求存?如果有一线希望,你要不要争取呢?


有人会说,医学都没有希望了,怎么可能会还有其他的治疗法。有办法吗?有,当然有。但绝对不是普通医学办法,而是更高层次的治疗。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我想对天下所有因身患重病大病怪病而只消极地等待生命结束的病人说:振奋起来,相信自己,不要再无谓地乞求医学,让我们自己去寻找解救的方法!

再者,每个人都想一直健康,都想战胜病痛,都想长寿平安,都想安详地老去。如何才能让我们在这一生得到善终呢?


1、疾病的根源

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有时眼见并非是真理。疾病有时也并非就是看得见的生理病理上的原因,它有其另外的致病因素。


疾病的根源是什么?现代医学有其定义,但这个定义只限定于医学可以治愈的疾病。如果医学治不好的疾病呢?况且,现代医学能解释所有疾病的成因吗?能吗?不能。

我们知道,当前医学的发展水平还很浮浅,对于许多生命现象还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说气功、经络、五运六气等等,都难以用现在的医学来找到答案。而这些都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既然根本就没有搞清楚生命的本质,也就根本不可能治得好所有的疾病。


越来越多的事实已经证明,疾病并非都是简单的生理病理现象,其还存在着不为我们所能知道的因缘。让我们跳出医学的框子,换个角度来看待疾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疾病是体内五毒焚烧的结果。五毒包括怨恨恼怒烦,是人生的心灵痛苦和无穷疾病的来源。正如刘有生老善人所讲:

“恨人伤心,怨人伤脾、怒人伤肝、恼人伤肺、烦人伤肾,是病者,实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种根,由性理而转于生理耳。”


也许我们不少人根本不相信这种说法,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疾病就是身体的不舒服,与心理的怨恨恼怒烦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看看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实吧。有人因为怒气攻心而患高血压中风,有人心存怨恨而患肿瘤,有因嫉妒心脏病发作者,有因气恼、心烦而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如此等等,数都数不清。这不过是略举其例而已,事实上五毒致病,几乎包括了我们临床上所见的大多数疾病(除外感病和外伤性疾病)。


诸位病久可以自己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不是一直处在五毒之中呢?你是不是曾经为了本来无谓的事情去惩罚自己的健康与生命呢?一切皆有因果。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由身造,由性造,由心造。而祛病也必须由身、性、心开始。单纯地依赖药物和手术,只是治身的层次,而不可能达到治性和治心的效果。


2、养心即所以治病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君火,君火以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之神可统五脏之神,包括脾之意,肺之魄,肾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如果能把心神调整好,那五脏之神皆可得到调整。

唯物主义哲学里有这样的观点:精神影响物质。精神是形而上的东西,却影响着形而下的身体。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精神决定着身体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则五脏六腑就能趋向于健康。


所以说,养心即所以治病。人类的疾病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心理的层次要高于肉体的层次,因为身体是由心理所支配的。不管是哪一类的疾病,都可以从心理上治疗。不管任何大病重病,甚至于是医学无能为力的疾病,都可能找到治疗方法,其治疗的关键即在于调节心神。心中之君火即是心之神,君火明则心神自安,如此则五脏六腑皆安。


调养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疗,让病人的心神获得解脱。或者心中充满善良和爱意,这也是平衡心神的办法。或者一心向善行善,籍由心中的善念来引导脏腑气机平衡,亦有效果。


3、性理疗病

民间时期的王凤仪老善人发明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世,普度群伦。他发现

“生气上火、怨人是得病之根源,如能翻过来,不生气、不上火、不动气禀性,便不会生病。”


王老善人发现:人的心理活动是枢纽,是关键。由于事不遂心,人不对意,便要产生烦恼,或发动脾气,他把这叫做禀性,或简称为“禀性”。专以享受为重,染上各种不良嗜好,他把这叫做“习性”。习性越多,私心就越重,私心越重,贪心越大,越不易得到满足,就越容易产生怨气烦恼,发动气火。这样,习性禀性相互作乱,形成了恶性循环,便给人们带来了无边的苦恼。


因此,人的良心被湮灭,纯净善良的“天性”被污染,身体又怎能不得疾病呢。所以先生说:

“心里专好寻思人家不对,有贪心便是心病;性中常动脾气,便是性病;心病必至于性病,性病必至于身病。这是必然的,能发过来,病就好了。所以我教人要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性理疗病法认为:愤怒、忧伤、疑虑、发火、烦闷等等,都属气禀性,是性中之阴面。这种阴气积累多了,身体必病。比如说,古人念书求明理,今人念书求名利。念到名利上去了,疾病也就跟着来了。所以老善人教人“拨阴取阳”,就是要化除这种性中之阴面,扩充性中之阳面,疾病便可立愈。


疾病虽发生在躯体上,但其根源却在心性中。所以老善人教人首先要认识自己的阴气是怎样形成的,以阴气用事即是过错。如能进一步作到真心实意地悔过、道过,挖根源,化阴气,化阴气为阳气,疾病自愈,这便是性理疗病法的关键。


由上可知,性理疗病是真正的大医之道,其对疾病的治疗是从内心深处的解脱开始的。这是治疗疾病的至高境界,是现代医学所无可望及的境界。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袭,我认为需要爱心、快乐和善行。


4、爱是大药王

对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来说,爱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剂。爱人,尤其是从心底去爱人、宽恕人,以此来终结自己的五毒内焚,结果也能终结我们自己的疾病。


现代医学总是相信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把它当成是疾病的唯一。而且相信药物和手术能改变病理,得到康复。但疾病真的可以治好了吗?事实上大多数疾病还是治不好。


因此,不要总是相信药物和手术,那不过是一定程度上治疗了肉体上的病,而疾病所根源于精神的层次根本就不可能通过药物和手术来解决


爱人、爱每个生命、爱这个世界,以爱的心态来对待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惜每个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纤细的爱心去感受世界的万事万物,让爱心把自己融化到万事万物当中。爱能让我们的心灵充满快乐,能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


当我们处于爱的状态,那是最平静、最详和、最有利于康复的状态。此时心身全部得到放松,五毒的内灼可以被彻底地消灭于无形之中。试想,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会有怨恨恼怒烦吗?他会遭受绝症的折磨吗?


只有爱才可以上达人的精神层次,通过心神的影响来调节五脏六腑的病理状态,促进全身机体的更新换代。爱是快乐之源泉,爱的治疗,是疾病的治本之道。


5、快乐是治病的关键

快乐的第一条就是微笑。身患重病的朋友自己想一想,多久没有微笑了。多久没有开心地面对这个世界了。我们在烦什么?在跟谁过不去?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是疾病,是痛苦。


如果我们都能做到随时随地心里装着美好的情感,在脸上表现出良好的情绪,即面带笑意,心平气和。如果心里没有高兴的事情,或者由于受到病痛和外来的刺激而心里感到痛苦,一时乐不起来,怎么办?要真心装乐。


让我们每天都展现出愉快。让我们每天通过自己的面孔、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一颗善良的心、友爱的心、奉献的心、宽厚的心、自尊的心和自信的心。我们不仅把快乐看作一种善行、一种奉献,而且把快乐看成是治病的良药、健康的朋友。真心快乐,就能让心神得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于是脏腑安定,气血和调而病痛减轻。


生了大病,我们不仅戴着病痛的枷锁,更忍受着心灵的不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疾病逐渐加重而精神渐而不支。所以,要治病,先让自己的精神好起来,办法就是快乐。让我们的心里充满着快乐,以快乐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疾病。不烦不恼,不忧不愁,不恨不怨,让快乐渗透进身体的每个器官、组织和细胞,让我们摆脱五毒的侵袭,放下来,不执着,轻轻松松、洒洒脱脱地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


6、行善是解脱之本

心存善念,以善心对待我们这个世界,处处行善,这是今生获得解脱之关键,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并且要想快乐,首先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的人,其身体笼罩在浩然正气之中,而邪恶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让周身气血充满生机和活力,疾病即会远去。而一个充满邪恶的灵魂怎么可能会沐浴在积极向上的阳气之中呢?


也许有人会问,何为行善,其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大凡发于内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无所求而为之善都是真善。反此,装样子的、利己的、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如果行假善,并无益于病,反有害于自己。因为假善会使心神不定而五脏受伤。


真心行善,真心地帮助他人、感化别人。行善既是为人,亦是为自己。行善的结果是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脱自己。不但可以自治各种疾病,更可产生不可思议的机缘而达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相信善良和真诚,人与人的交往充满着欺骗与狡诈。如果我们用真心和善良去对待别人,反而会被看成是精神病。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要一心向善,我们要努力感化他人,让善良重新回到世界当中。因为抛弃善良,让我们遭受着巨大的心神痛苦以及病痛的折磨。要想解脱病痛、挽救生命,莫过于发现自己的善良的本心,把它捧出来,展现给世人。如果我们的周围人人都感受到善良的思绪在漫延,善行在流淌传播,那时谁还会再苦于疾病的折磨呢?


综上所述,疾病的根源在于自己的五毒所害,而治疗的关键亦在于自己。因为这个病是你自己生出五毒引发的,还得靠自己去治。如果真心改过了,性格变好了,并且充满爱意,真心行善,快乐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


让我们跳出医学的框框,认真地思考一下生命与健康。各位病人不要怀疑上述我所说的话,不要让偏见害了自己的生命。珍惜尚存的生命机会,去试着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相信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这篇文章不是只写给重病患者的,而是写给我们每一个人。试问一下,有谁是真正健康的?暂时的不生病并不表示以后不生病。五毒内焚,早晚会生出病来。与其已病而求医,何如未病时即求己。而求己之道即是此篇所言,让我们自己去把握人生健康、富贵贫贱和否泰苦乐。

 

本文来源:董洪涛的新浪博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九蒸九晒芝麻丸=补肾+乌发+延年益寿小仙丹

排湿汤:湿气克星,原来这么多病和湿气有关

红参气血汤:补血天下第一方(补气血不上火)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对经方有兴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下小编吧,您的每次点击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